朱自清的散文诗《春》,是最优美的春之圆舞曲!
朱自清的春原文
《春》之原文: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俏俏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心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牦,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所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散文诗赏鉴: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诗人紧紧抓住春的特征,以生动细致的笔触,描绘出一幅表现整个春天过程的瑰丽景象的巨大画面。画面渗透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乐观与向往之情。读了使人感到兴奋鼓舞,向上之情勃然而起,得到美的享受。
《春》的结构可分三段:盼春、绘春、赞春。
盼春。文章一开头就用诗的语言和写法直抒思春之情。“盼望着,盼望着”,独词而迭句,感情真挚、深切。“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这两个拟人的短句,不仅使“盼望着”有了明确亲切的对象,而且表现诗人盼到东风送来春讯时的兴奋和欢快之情。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正站在什么地方凝目望着,等候着意中人儿的来临一样,久久地,久久地,终于听到她的脚步声由远而近,那兴奋喜悦之情难以自抑,不禁脱口高呼:“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
绘春之第一节写春初回大地。“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刚睡醒”,却不是睡眼惺松,而是“欣欣然张开”,显现出生命的活力,蕴含着无限的希望。初春时候的情景不正是这样吗?尽管那时草还没有青,花还没有开,春的特征还不突出,但一切都在渐渐地变,渐渐地更新, 这却是真真切切的实情。诗人便从这“一切”中选择了大自然界变化最显著,最易为人感觉到的几宗典型事物——山、水、 太阳的变化,来描写春初回大地的情景,表明春天到来了。写山、水、太阳使用了排比句,而且每句的谓语都带上趋向动词“起来”,生动地表现它们正在变化着,使人感到大自然在蓬勃向上,充满活力。
绘春之第二节写草青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风又绿江南岸。”古代诗人的这些名句,说的是草,或者说的有草。 草有顽强的生命力与发展力,是它最早给大地着上新装,使大地焕发容光。所以诗人接着就从草写起。草在诗人的笔下个性突出,形象鲜明。“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看!它们多象那些天真而又调皮的孩子,在人们没注意或注意不到的时候,突然冒了出来,叫人又惊又喜。钻”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情状,与状语“偷偷”相连,表现了草的生命力。草不仅生命力极强,而且那模样也是极可爱的,“嫩嫩的,绿绿的”,而且“一 大片一大片满是的”,从园子里,从田野里一直伸向远方。真是‘芳草鲜美,“渐行,渐远,还生”。句中“瞧去”一词, 写出诗人对春草遍地生这一情景的兴奋和喜悦之情。行文至此,草似乎再无可写的,然而诗人余情未尽,妙笔生花,又借助于“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所引起的生活联想, 旁逸斜出,从孩子们在草地上的活动和游戏,即从草与人的关系方面来写,充分表现了人对草的喜爱,草给人的欢乐,草引出人的活动,春天的气氛更浓厚了。“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人在草上“坐着,躺着” 感到舒适。“草软绵绵的”,这就够舒适的了,再配上“风轻悄悄的”,构成诗一般的境界。写春草不单从春草的特征落笔,还从人的方面写春草的可爱,从而丰富了春草的美质,展示了人们喜春的情景。真是别开生面的高明写法。
绘春之第三节写花开了。“万紫千红总是春。”诗人从万花丛中排选了花期相近,颜色各异而又最普遍,最常见,因而最富于代表性的桃、杏、梨来写,写了它们也就写了群芳,写了春天。 写它们的什么呢?姿色的艳丽、气味的芳香是花的本质特征, 当春竞放是花的季节反应,这些早已被人写烂了。诗人不愧是文坛高手,描写别具一格。“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写出它们竞相怒放的争春情状;“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写出它们的绚丽多彩。花之美在这里得到了极高的表现。至于写气味,那就更出奇了,诗人透过花香说“花里带着甜味”,并联想出桃儿、杏儿、梨儿累累满树的情景。郑板桥一首写花的诗中说道:“初来也觉香破鼻,久之无香亦无味,只疑夜深花欲睡,不知被花熏得醉。”诗人无疑也是“被花熏得醉”了,但是他的感觉并未麻痹,而是深得花之香,味之真,由嗅觉转为触觉,进而变为幻觉。诗人才是花味的最高品鉴者。“红杏枝头春意闹”,“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前人的这些名句,从花和蜂、蝶的关系上描写春天,创造了很高的意境。此处,诗人接在花的后面写蜂蝶的春事活动,用“花下成百成千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把古代诗人新创造的意境具体展开,描绘出一幅群芳斗艳、蜂闹蝶舞的画面,春天的气氛热烈了。如果说上一层的内容是很多人写过的,诗人作了诗意翻新,那么下一层写“野花遍地”就是创新立异了;因为野花得到如此的青盼,在文学作品中是不曾多见的。诗人写野花变换了手法,他不再从花的特征入手,而是写它们在特定环境中的姿态:“象眼睛,象星星,还眨呀眨的。”这里比喻和拟人结合, 逼真地写出了野花之多,写出了野花在花丛里,在日光下,在微风中的变幻多姿。这又是一幅画面。前一画面突出于空间, 着于视觉的是立体;这一画面平铺于脚下,着于视觉的是平面。 这样,以野花遍地的平面景物为背景,以群芳斗艳,蜂闹蝶舞的立体景物为主体,构成了一幅广阔无限的堪称为如花似锦的春色图。我们读了之后也仿佛进入了花的王国,陶醉了。
绘春之第四节写风。这一节以古人诗的名句——“吹面不寒杨柳风”做开头,很自然地转到风上来,读了使人产生诗意,产生对于风的暖觉。接着,“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不仅使无形的风形体化了,而且风的轻柔温和、人的舒适感受,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再下面就借风的传送作用写气味,写声音。写气味, 融合春的特点,写由花、草、泥相互渗透、混合、作用而成的特殊性,给人的感觉是清新、浓郁,恰似新酿的春酒引人心醉。 写声音,融合天籁和牧笛,恰似一支迎春交响曲,给人的感觉是美妙、欢快。气味和声音如此之美,春风给人享受自然无穷了。写到这里,春天给人的感觉已不再是一个季节,也不再是一幅大自然的画面,而是一位美丽的少女——大自然化身的美丽的少女。她不仅有绝美的姿容,而且她正呼吸着呢、轻轻吐出由花、草、泥酝酿而成的特殊的气息;她还高兴地唱着呢, 声音有时宛转悠扬,有时高亢嘹亮,有时此起彼应,齐唱合呜, 象开音乐会似的。春活了,春完全人物化了,就让我们叫她“春姑娘”吧。为了使人对风产生形象感,诗人一面以实代虚,直接描写风的形状姿态:“象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一面又在气味、声音的背后描成有形的图。“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不是一幅春郊耕作图吗?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这时也成天嘹亮地响着”,不是一幅以花鸟为背景的春牧笛声图吗?合起来不是一幅更大的画图吗?气味、声音就从这画图中随风飘选出来。“树高风有态”,同样当我们的视线落在气味声音背后的图画时,仿佛也看见了春风荡漾的情态。
绘春之第五节写春雨。“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一转,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到雨中春色上来。先写雨中日景。“像牛毛,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诗人纵横仰俯,从不同角度,雨降落的不同动态,无风和有风的不同情况,写出了春雨的纤细、轻盈和多姿。“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一层薄烟”,是细雨蒙蒙的景象,“绿得发亮”,是叶面水珠闪光的景象,“青得逼你的眼睛”是小草被雨洗润后的景象。这些景象与姹紫嫣红、 一片明丽的不同,但却显得很含蓄、深沉、质朴,别有风韵。 再写雨中夜景。为了突出雨夜的特点“静”,诗人写了灯光。“一 点点黄晕的光”,写出了雨雾朦胧、灯光疏落昏冷的情景,渲染起一片混沌空寂的气氛,对夜的静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使人感到夜是“安静而和平”的,十分恰于诗意。以上是写市区的雨景,下面写田野的雨景。这又是一幅画面,有人有物,有动有静,动景透出农事繁忙的气氛,静景透出乡村特有那种宁静气氛,各有各的味儿。
绘春之第六节写人的活动。风筝和前几节所描写的,同属春天景象,由风筝引出孩子,再由孩子写到所有的人,过渡自然。“也赶趟似的”,同前面的“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遥相承应,花争春,人也仿佛在争春;“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作各的一份儿事去”,同前面的“花下成百成千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遥相对应,人也和蜂蝶一样,为春事而奔忙。这样人和自然和谐地统一了一起来,人的活动成了春天景象的一个组成部分,“春”这幅巨画显得更有生气, 更有意义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刚开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寓意深远,是春之意义,春之价值之所在,也是诗人对春具有无限深情的原因。
赞春。赞春共只三句:一赞美春的生意盎然,二赞美春的无比美好,三赞美春的充满活力。这三句话也是对春的特征的高度艺术概括,体现了春的发展成长过程。诗人的感情、 思想和寓意也都融于其中,言简意赅而又生动形象。读了之后, 不仅绘春一段所展示的情景在我们的头脑中浮现了,而且还觉得满口生香,意味无穷,真乃点睛之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自行甄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liaycn@163.com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the site,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