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朱允炆真的活了100多岁吗?本文就来分析一下明朝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之谜。
朱允炆没有活到这么久!根据《明史·姚广孝传》和《胡濙传》的相关记载以及徐作生教授的相关资料研究认为朱允炆其实在自己46岁的时候就病死了,也就是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朱允炆病死的地方很可能就是现在的江苏吴县穹窿山!当时朱允炆从京城出来之后就来到这里出家当和尚了,之后一心研习佛法,不再过问凡世间的任何事情,直到自己46岁的时候因病去世!这也是目前认可度最高的一个说法!
另外,就算不看这些史书资料记载朱允炆活100多岁也不大可能!
首先,就是古人的寿命问题,古代人能活到100岁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就算有也都是存在争议的!而按照朱允炆的情况来看活到100岁就更难了!
其次,要知道朱允炆的妻子儿子都是自焚而死了,这对朱允炆来说就是一个重大打击,就算朱允炆出家了那么也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人一旦被一些伤心的事情缠绕那么肯定是会影响身体健康的!另外明朝的皇帝都不是很长寿,46岁算是明朝皇帝中年龄比较理想的了!
因此说朱允炆活了46岁是最有可能的!
朱棣睡了朱允炆老婆
这也是最近网上十分火的一个话题,但其实这样的说法完全就是无稽之谈,朱棣和朱允炆的老婆根本就是不可能睡一起的,原因十分简单,当时朱棣攻占京城之后朱允炆的老婆就自焚了,等到朱棣来寻找朱允炆还有皇后的时候看到的只能是尸体了!因此说这是一个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大家也不要被影视剧或者网上的一些谣言误导了。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之谜
明惠帝朱允炆,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史又称其为建文帝,朱允炆是朱标侧妃所生,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正妃是明朝开国将领常遇春的女儿,正妃有两个儿子,朱雄英和朱允熥。如果没有变故,朱标会成为明朝的第二任皇帝,然后自己的嫡长子继位。本身最看好的是长子朱标,可惜朱标在1392年崩逝,年仅37岁。因此朱元璋只得将朱标的次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朱允炆正式即位,改明年为建文元年。建文帝即位之后,一改洪武时期的紧张气氛,营造了一个从上到下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他重用黄子澄、齐泰、方孝儒等文人,对先朝的政治实行改革。
朱允炆的墓被找到,600年前建文帝的下落终于真相大白
他改革最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削藩。当时的藩王一般为朱允炆的叔叔,而且手中都有兵权,他们在自己的番地为非作歹,有的甚至摩拳擦掌准备造反。尤其是燕王朱棣,手握重兵,对皇权威胁极大。可以说,建文帝的削番就是针对燕王一人的,但是建文帝与他的父亲一样,过于柔弱,过于仁慈,受儒家的影响较大。因为他的软弱,在削藩的问题上,他并没有先削燕王,而是从其他亲王下手,这样使得藩王们人人自危,同仇敌忾。更是打草惊蛇,使得燕王加紧做出准备。
1399年,朱棣援引祖训,以“清君侧”,诛齐、黄为名,誓师北平,举兵“靖难”。经过4年“靖难之役”,1402年朱棣攻入京师南京,朱允炆不知下落。以后关于朱允炆的传言不断。在野史中记载,朱允炆做了和尚,云游天下去了。
众说纷纭
靖难之役打了4年之久,谷王、曹国公李影隆打开金川门,迎接燕军进入南京,这时候皇宫里大火烧起。燕军派人在宫里到处搜寻,宦官、宫女死的死,逃的逃。燕军搜寻的人是谁?就是要找建文帝在哪儿?结果,什么人也没找到。
从此,关于建文帝的下落,民间流传起各种各样的传说,同时明朝的史书中,对于这段历史记载也是模模糊糊。根据史书的记载,建文帝并没有死,而是在大臣的保护下通过密道逃出了南京,对于建文帝的下落,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那么,建文帝是否逃过了那场大火?他又去了哪里?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焚死说
一个说法就是焚死说,就是烧死了。《明史》关于建文帝的下落是这么记载的:“谷王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说这个燕王,派宦官在火里头,把皇帝、皇后的尸体找出来,过了8天以后安葬了,这是200年以后的《明史》这样说。
明朝人怎么说呢?明朝记载燕王时期的实录,说安排了很像样的礼节,安葬了建文皇帝,明成祖还为此辍朝三日,放假三天不办公以示衷悼。《明实录》是明朝人说的,很多学者研究,实录不实,实录的记载是不可靠的。为什么?他要给官府和皇帝打掩护,他们做的一些事情不愿意让大家知道的不写进历史。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你说葬了建文君,备礼葬之,坟墓在哪儿?什么礼?有的记载说是“天子之礼”,什么是天子之礼,天子之礼很隆重,大家看现在十三陵、南京的明教孝陵,那个皇陵都是非常雄伟的,规模很大,那是天子之礼。建文君如果用天子之礼安葬,怎么没有坟呢?显然这个焚死说是不可靠的。
有人为了把这个焚死说要说得合理,说确实烧死了,但是在安葬的时候“不封不树”。什么叫“不封不树”?就是没有封土,也没树立石碑。这可能吗?又想自圆其说,又无法自圆其说,所以焚死说是一个无法解释、无法令人相信的说法。实际上,这个疑案在明朝就已经不清楚了。也就是在建文帝被推翻的100多年以后,万历皇帝,大家知道万历皇帝现在是十三陵定陵所埋的皇帝,万历皇帝跟他的老师,也是内阁首辅大臣张居正,有一次谈话。这个万历皇帝就问张居正说,听说建文帝有出亡这么件事,张居正也是一个读书人,饱学之士。张居正回答“此事国史无考”,他所说的国史,就是实录,说过实录记载不可考,这是关于建文帝下落的一次对话。也就是在建文帝死了以后100多年,明朝人也弄不清楚,清朝人更弄不清楚。
说法之二
——归来说
说建文帝回来了,什么时候呢?是在正统五年的时候,明英宗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有一个和尚90岁,从云南来到广西,到了思恩府,到了大堂上,说:“我就是建文帝,我就是建文君。”这个知府一听很害怕,这个知府叫做岑瑛,他说:“建文君从建文4年就失踪,到现在一直没找着,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这是真是假?”赶快报告宫里,就把自称建文君的和尚送到北京的皇宫里。
当时的首都就已经从南京迁到北京了,结果要派大臣去审问,一审问这个人说实话了,他说他自己90岁了。“如果建文君活到现在也不过是五六十岁,你怎么90岁了,没有这么大岁数!”岑瑛说。再一问,这个人是河南钧州人,叫做杨应祥。这一审问,都是假的,于是就把杨应祥这个人处罚了。杨应祥为首的处死,关到锦衣卫处死,其他人发去当兵了,戍边,这事就算了结了。正是因为有这么一个杨应祥,假冒的建文君,所以民间的传说又根据这个生出叉了。
一个假冒建文帝的故事,我们今天听起来似乎觉得有些荒唐,就是这些民间的演绎,使得建文帝的下落更加扑朔迷离。
说法之三
——出亡说
第三种说法,就是出亡说。燕军进入南京,宫中火起的时候,建文君没有死,而是从地道逃跑了。那么民间传
说,说建文帝的逃跑是让国、是逊国,为什么要让、为什么要逊,他们不愿意说朱棣是篡位,说朱棣当了皇帝是人家让出来的,人家不当了那么朱棣自然当了。
这种说辞显然都是后来编出来的,朱棣明明是要打到南京,篡夺皇位,怎么出来让国、逊国呢,是很多人对于建文帝抱有同情心,又不敢直接指责朱棣的夺权,因此就出了让国逊位说。传说非常复杂,是怎么说的呢?燕军进入南京以后,建文帝非常紧张,一时不知所措,到处走。
这时候,一个太监向他汇报说:“太祖死的时候留下一样东西。这个东西就收藏在奉先殿,他嘱咐我们不到危急的时候不能打开。”周围的一些大臣都说赶快打开,把东西拿出来,什么呢?一个铁匣子。铁匣子的油漆是红颜色,两个锁也都灌上铁,马上砸开,一磺开里头有度牒三张。什么是度牒?就是宗教职业者的身份证。有这个度牒,就证明是和尚。写上名字,从事宗教职业。度牒有三张,“应文、应能、应贤”,写了三个人的名字,里头有袈裟,有剃刀,还有白金十锭。里头有一句话:“你们要是不想跑,你们就自杀。要不然的话,你们就拿着度牒跑。”
里面还写有几句话说:“应文要从鬼门出去,其他人要从御沟水门走,到薄暮的时候,就是天傍黑的时候,在神乐观会齐。”那么应文是谁呢?朱允 是带个文字,肯定是他。还有应能、应贤,那这个大臣里,正好有叫应能、应贤的。这三个人,于是就全剃了头了。朱允 带着一些人,就从鬼门出了宫。什么是鬼门,实际上按现在的故宫来说,就是故宫北门。
——穹隆山为僧说
第四种说法是在穹隆山为僧说,在穹隆山为僧说的相关记载,记载在《明史·姚广孝传》中。
《明史》上怎么记载呢?说姚广孝到永乐十六的时候,已经84岁了。姚广孝是当年帮助朱棣夺取天下的和尚。最早朱棣打天下,是姚广孝给他出的主意,姚广孝在84岁的时候,已经老了,他在见到朱棣的时候说:“我有一件心事,你要帮助我。”“有什么心事?”朱棣问。姚广孝说:“当年都怀疑建文帝逃跑是宗泐和尚帮的忙,这个宗泐和尚被关起来一直关到现在,希望你把他放了。”那么,这件事确实吗?是不是宗泐帮忙,然后建文帝最后藏到江苏吴县,就是现在苏州市的穹隆山呢。据说穹隆山上有佛塔,是建文皇帝的墓。这个确切吗?《明史》没有肯定,说“或云”,也有人说。
这些传说非常神奇,与此相连建文帝在各地的遗迹也都有记载。比如说,建文帝曾经藏在四川的平昌佛罗寺,后来死了以后就葬在寺后的山上。因为建文帝经常在寺里面,面向京城哭泣,后人就把这个寺改称望京寺。比如说,还说建文帝从云南大理逃到四川到宜宾越溪河,隐居在隆兴寺,死后就葬在隆兴的山下的塔林里。甚至说康熙帝也曾经到这儿,寻访过建文帝的遗迹。
我们来介绍建文帝的下落的时候,还不能不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叫做胡潆,胡潆是户科给事中。这个给事中,这个官是干什么的呢?是专门管提意见,监督百官的,可以向皇帝反映民间官员的任何事。据说建文帝下落不明,明成祖朱棣心里放不下,就派胡潆巡行天下,找建文帝的下落。
胡潆走遍了天下各地,找没找着呢?没说。但是有一个细节,从永乐当皇帝以后就开始找,一直到永乐十七年,再派他,还去找,一直到了永乐二十一年朱棣北征,回到宣府——现在河北省的宣化。有一天晚上,天都黑了,
天很晚了,朱棣已经睡觉了。这时候,报告说胡潆来了,朱棣说,赶快请他进来。他们两个就彻夜长谈,到四更时分,早上天都快亮了,胡潆才离开。胡潆向朱棣报告的什么呢?据说有一件消息,就是说找到建文帝的下落了。胡潆对朱棣说:“建文帝现在没有谋反之心,踏踏实实在外面当和尚,你放心吧。”
胡潆当年出去,以什么名义出去,不能公开说找建文帝,说以访张三丰、张邋遢为名,张三丰是谁,是元末明初的一个著名的道人,一个神人,一个怪人。朱元璋当年就想找这个张三丰,就没找着。到了永乐时期,又派人找。派胡潆以访张邋遢、张三丰为名,去找建文帝,既然是以他为名,那么就没有公开的说找建文帝。是不是找建文帝,是不是得到建文帝的消息,无从证实。
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派郑和下西洋,去找建文帝。我们说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是一件很了不起的,按照他自己的理想去建立天下秩序的一件壮举。明成祖绝不会派两万多人、几百艘船,到非洲的东海岸去找建文帝。如果说郑和下西洋,说你顺便打听打听,建文帝是不是跑到海外,可能。说郑和下西洋,就是为了找建文帝,这种说法是不可信的。
明末清初,有一本很著名的历史书,叫做《罪惟录》。这个作者叫查继佐,这个人他在他的书里面开列了有关建文帝谜踪的23种说法。他说了一句话,他说23种,难道就没有一个是对的吗?他说没有。如果有的话,只有一个是对的。正是因为有23种,所以都不对。
建文帝是生是死,他的下落一定会有一个正确答案,但是历史学家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个可信的答案。
明朝历代皇帝的实际寿命
明太祖朱元璋:71岁(榜样)
明惠帝朱允炆:25岁(具体逝世日期不详,以靖难之役作为参考)
明成祖朱棣:65岁
明仁宗朱高炽:47岁
明宣宗朱瞻基:38岁
明英宗朱祁镇:37岁
明景帝朱祁钰:30岁
明宪宗朱见深:40岁
明孝宗朱佑樘:36岁
明武宗朱厚照:30岁
明世宗朱厚熜:60岁
明穆宗朱载垕:36岁
明神宗朱翊钧:58岁
明光宗朱常洛:39岁
明熹宗朱由校:23岁
明思宗朱由检:35岁
明朝皇帝的平均寿命为42岁,而据估计,当时明朝人的平均寿命在45岁左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自行甄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liaycn@163.com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the site,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