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专家称大连疫情与北京无确切关系,好哇网为您提供2023年最新专家称大连疫情与北京无确切关系,大连和北京疫情哪个严重(专家称大连疫情与北京无确切关系)等信息,大连和北京疫情哪个严重资讯,帮您及时掌握最新资讯动态。
《原子光谱学》:恐龙(滕氏嘉年华龙)化石首张大面积微聚焦X射线荧光元素分布图
首张大面积微米分辨率恐龙化石X射线荧光元素分布图(艺术图)
伯格曼与沃格里乌斯首次将同步辐射技术用到始祖鸟化石的“原位、无损、高分辨率”化学成像研究
滕氏嘉年华龙微聚焦X射线荧光光谱扫描研究现场(大连星海古生物化石博物馆)
滕氏嘉年华龙(整体)及其化学元素分布图
滕氏嘉年华龙尾部骨骼及其羽毛组织的化学元素分布图
嘉年华龙头骨、后腿和腰带部位的Ca和Sr元素分布图。箭头指示部位为骨骼损伤造成Ca元素的流失
滕氏嘉年华龙前爪部位的化学元素分布图。注意:恐龙化石的骨质爪与爪鞘化学成分不同
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对动、植物化石形态结构的研究,可以获得古代生命演化的重要信息,是古生物学研究的最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随着显微谱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地球科学中的拓展应用,对古生物化石同时开展形态结构和化学成分研究,既能获得更全面的生物学信息,又能获得化石骨骼和软组织(例如羽毛等)及其围岩的“原始化学组成和埋藏环境”等相关信息。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与大连星海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合作,采用大面积微聚焦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对一具长度超过1米的带羽毛恐龙化石标本-滕氏嘉年华龙(Jianianhualong tengi),开展了整体无损的立体扫描,获得第一幅大面积微米分辨率的恐龙骨骼、组织(包括羽毛)和围岩的化学元素分布全景图像。相关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国际专业期刊《原子光谱学》(Atomic Spectroscopy)上,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金华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裴睿副研究员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徐星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lhelm Rontgen)用一种穿透力很强的射线,为自己的夫人拍下了人类第一张手部骨骼的照片,他把这种神秘的光命名为X-射线,自此开启了医学影像和X-射线结晶学的革命。1947年,一种“高亮度、高准直性”的X射线,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电子同步加速器中被首次观察到,因而得名“同步辐射”。20年后,这种最初不受高能物理学家欢迎的同步辐射光源,开始受到实验物理学家的青睐,被用来开展其它光源无法实现的许多前沿科学研究。
2009年,美国斯坦福同步辐射光源(SLAC)的实验室科学家尤.伯格曼(Uwe Bergmann)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地球化学教授罗伊·沃格里乌斯(Roy A Wogelius)合作,利用SLAC的同步辐射快速扫描X射线荧光技术(SRS-XRF),对发现自德国索伦霍芬的始祖鸟化石进行初步研究,获得了微米分辨率的元素分布图,从而开启了利用同步辐射光源,对珍贵的鸟类和恐龙等化石标本开展无损和原位研究的序幕。
过去的十年,伯格曼和沃格里乌斯带领的研究团队,陆续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相关技术,对包括始祖鸟、圣贤孔子鸟和玉门甘肃鸟等化石开展更深入研究,通过辨别这些化石骨骼和软体组织(尤其是羽毛)的特征化学元素,在微观层面深入分析羽毛化石保存的生物学信息,为古代生命的生物化学研究打开一扇窗,也为了解这些鸟类的生活习性及其埋藏环境提供信息。近年来,来自法国和中国等国家的多个古生物研究团队,也加入了该研究行列。
同步辐射光源为珍贵古生物化石样品研究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无损”的形貌和化学研究途径。然而,开展同步辐射分析需要将样品运送到相应的同步辐射实验室,这对一些尺寸较小的样品(比如尺寸小于十几厘米)不是问题,然而对于一些尺寸超过三四十厘米、且特别珍贵(通常还有可能属于国家保护级别的)的古生物化石标本,长距离运输和办理进出海关相关手续都是难以想象的。此外,目前能对几十厘米大小样品开展原位、无损分析的同步辐射实验室为数不多,测试机会难以获得。
滕氏嘉年华龙是一种生活在距今约1.25亿年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中的带羽毛的恐龙,目前由大连星海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收藏。2022年,徐星研究员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研究发现,滕氏嘉年华龙具有较长的尾部和强壮的后肢, 具有四翼恐龙和鸟类不对称羽毛特征,是首个被报道具有不对称羽毛印痕的伤齿龙类。滕氏嘉年华龙的发现,进一步完善了研究者对于鸟类起源和早期演化的认知(Xu et al., 2022 Nat Commun 8, 14972 (2022). https://doi.org/10.1038/ncomms14972)。
为了进一步了解滕氏嘉年华龙为代表的的热河生物群恐龙和鸟类化石,2022年12月,由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和大连星海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发起,组建了一个包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德国科学院和加拿大同步辐射中心等国内外多家研究单位的专家队伍,采用大面积微聚焦X 射线荧光光谱技术,对滕氏嘉年华龙开展了系统研究。
通过长达6天的连续扫描及后续精细的数据处理,该研究获得了如下结果:1)化石的围岩由K、Fe、Ti、Ca、Al和Si等元素组成,指示其为凝灰岩。化石骨骼富含Ca、P和S,表明化石化骨骼保存仍以磷灰石为主。与围岩相比,化石骨骼部分富含Sr、Th、Y和Ce等元素,指示了磷灰石骨骼对这些元素的选择性吸附作用。2)化石的羽毛部位富含Ti、Cu、Mn和Ni元素,可能指示了羽毛的原始化学成分(比如Cu元素的存在可能指示羽毛含有黑色素体),或指示埋藏过程中由于羽毛软组织的降解过程造成了一些矿物的选择性原位沉积。3)在埋藏和保存过程,化石的机械损伤更容易造成骨骼中Ca、P和S元素的流失,然而骨骼中吸附的Sr、Th、Y和Ce元素则相对稳定。同时由于围岩这些元素的含量相对低,采用Sr和Th的元素成像,能获得边界更清楚、对比度更好的化石骨骼图像。4)化石的骨质爪和爪鞘各结构均富含Ca和P,然而二者相比,骨质爪的Sr、Th、Y和Ce明显比爪鞘部位偏高,表明骨质爪和角质爪鞘在化石化过程中存在差异。
本研究首次将微聚焦X射线荧光光谱仪移入博物馆,搭建了一个原位实验室,对“大尺寸且珍贵”的恐龙化石,实现了“原位、大面积、高分辨率和无损”的化学元素成像分析,为不能或者不容易移动到同步辐射实验室开展X射线荧光光谱学研究的同类样品,提供了一个研究范例。同时,该研究也首次获得了滕氏嘉年华龙化石的一整套微米分辨率的元素分布图,既得到了有关该化石骨骼、爪鞘和软组织(特别是羽毛)及其围岩的化学组成信息,为进一步选定重点区域,开展“微创”取样,进入后续更高精度的分析奠定基础。
论文链接:http://www.at-spectrosc.com/as/article/abstract/202201001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4/3199943.html
《原子科学家公报》公布美军核武库存数量数据 共有3800枚处于服役状态
《原子科学家公报》公布美军核武库存数量数据 共有3800枚处于服役状态
据ETtoday(林彦臣):《原子科学家公报》(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公布了美军核武库存数量数据,目前总共有3800枚核武处于服役状态,其中1750枚部署当中,2050枚作为储备状态,根据需求由飞弹或是轰炸机搭载。
这份报告由「美国科学家联合会核资讯项目主任」克里斯汤森(Hans Kristensen)与研究助理马特科达(Matt Korda)研究和编写,虽然有3800枚核武处于服役状态,但还有2000枚退役弹头等待拆卸,所以美军实际上持有的核武是5800枚。
在部署中的1750枚核武当中,400枚为陆基洲际弹道飞弹,900枚为潜射飞弹,300枚部署在美军的轰炸机基地,150枚战术核弹在欧洲基地。
这些核武目前部署在美国的11个州和5个欧洲国家共24个地点,目前为止,储存最多核武的地点是新墨西哥州阿布奎基市(Albuquerque)南部的大型郊区地下弹药和维修储存建筑群,但是存放的大多数武器都是退役核武,正待运往德州潘特克斯(Pantex)工厂进行拆卸。
俄罗斯和美国在2010年签署的依旧有效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rategic Arms Reduction Treaty)规定,双方有义务缩减自己的核武库,条约规定将核弹头减少到1500个,洲际弹道飞弹、潜射飞弹和重型轰炸机减少到700个。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1/3199658.html
《LaNuovaFerrara》:意大利费拉拉省居民可能已对新冠病毒有了免疫力
《LaNuovaFerrara》:意大利费拉拉省居民可能已对新冠病毒有了免疫力
据俄罗斯卫星网:意大利媒体《LaNuovaFerrara》周二援引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费拉拉省感染人数数据和该大区民防部门负责人塞尔吉奥·温图雷(Sergio Ventyri)的声明报道称,该省居民可能已对新冠病毒有了免疫力。
《LaNuovaFerrara》报援引塞尔吉奥的话写道:“观察费拉拉省的患病情况可以发现,费拉拉市只有个别新冠肺炎患者,感染新冠病毒的人主要集中在费拉拉省西南方与波隆尼的交界地带。我省大部分地区没有发现新冠肺炎患者。”
《LaNuovaFerrara》报的数据显示,费拉拉省自疫情爆发以来共发现307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与此同时,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包括费拉拉省)的感染人数则位于意大利第二位。
该报报道称,塞尔吉奥表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目前还不清楚。但是,据他推断,可能是地中海贫血(一种遗传性的血液疾病)或疟疾使该省居民对新冠病毒产生免疫能力。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8/3199922.html
《Marine Mammal Science》期刊:科学家发现鲸鱼迁徙不是去繁殖而是去脱皮
《Marine Mammal Science》期刊:科学家发现鲸鱼迁徙不是去繁殖而是去脱皮
据solidot:人类会去有温泉或温水的地方度假,而鲸鱼一年一度的迁徙也是出于同样的理由:为了维护健康的皮肤。鲸鱼每年游最远18,840公里从觅食的极地迁徙到温暖的热带水域,研究人员以前认为鲸鱼是为了到热带水域繁殖,远离捕食者。
但根据发表在《Marine Mammal Science》期刊上的一项研究,科学家使用卫星标签跟踪了鲸鱼的迁徙行为,发现它们没有去繁殖而是去脱皮。
照片显示幼鲸仍然是出生在极地。鲸鱼和人类一样会不断脱离外皮细胞,但在极地的寒冷环境中,鲸鱼无法脱皮,它们的皮肤上堆积了一层厚厚的黄色微硅藻膜。高浓度的硅藻会累积潜在有害细菌,对鲸鱼产生不利影响。
研究人员认为,鲸鱼通过迁徙到温暖水域去脱离皮肤。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4/3199938.html
《mBio》:新研究强调了电子烟如何改变口腔健康 并可能导致牙龈疾病
《mBio》:新研究强调了电子烟如何改变口腔健康 并可能导致牙龈疾病
据cnBeta:纽约大学牙科学院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系列新研究强调了电子烟如何改变口腔健康,并可能导致牙龈疾病。最新发表在《mBio》上的研究发现,电子烟使用者有一个独特的口腔微生物群,不如不吸烟者健康,但有可能比香烟吸烟者健康。这项研究衡量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牙龈疾病的恶化情况。
这是第一个关于口腔健康和电子烟使用的纵向研究。我们现在开始了解电子烟和它们所含的化学物质是如何改变口腔微生物组和破坏细菌平衡。 30岁以上的美国成年人中,近一半的人患有牙龈疾病。吸烟是患牙龈疾病的一个已知风险因素,但目前对蒸发尼古丁和其他化学物质的电子烟如何口腔健康的影响,特别是电子烟的长期后果了解甚少。
研究人员对来自三组的84名成年人的口腔健康进行了研究:香烟吸烟者、电子烟使用者和从未吸烟的人。通过相隔六个月的两次牙科检查来评估牙龈疾病,在检查过程中提取牙斑样本来分析存在的细菌。所有参与者在研究开始时都有一些牙龈疾病,其中吸烟者的疾病最严重,其次是电子烟使用者。六个月后,研究人员观察到,每组的一些参与者的牙龈疾病都有所恶化,包括几个电子烟使用者。
牙龈疾病的一个关键指标是临床附着力丧失,衡量标准是牙龈韧带和组织从牙齿表面分离,导致牙龈退缩并形成牙槽。这些口袋是细菌的滋生地,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牙龈疾病。在《口腔健康前沿》上发表的对同一参与者的研究中,研究小组发现,只有电子烟吸烟者在6个月后的临床附着力损失明显恶化,非吸烟者和香烟吸烟者则没有变化。
研究人员随后分析了斑块样本中发现的细菌,并确定电子烟使用者的口腔微生物组与吸烟者和非吸烟者不同,这也是研究小组先前在《iScience》和《分子口腔微生物学》上报告的结果。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8/3200016.html
《历史生物学》杂志:巨齿鲨胚胎会在子宫内吃掉“未孵化的兄弟姐妹”
《历史生物学》杂志:巨齿鲨胚胎会在子宫内吃掉“未孵化的兄弟姐妹”
据cnBeta:外媒CNET报道,巨齿鲨(Megalodon)是有史以来在地球海洋中潜行的最可怕的水生食肉动物之一,体长至少达到50英尺(15米)。根据即将发表在《历史生物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巨齿鲨不仅生下了世界上最大的鲨鱼宝宝,而且它们实现这种体型是通过涉足一种叫做oophagy的做法–鲨鱼胚胎会吃掉它们未发育的兄弟姐妹。
来自芝加哥和新泽西州的研究人员指出,巨齿鲨幼鲨,就像当代的lamniform鲨鱼一样,很可能会以子宫内未孵化的卵为食,以便成长。这当然会导致鲨鱼数量减少,但在这种致命的兄弟姐妹竞争中幸存下来的鲨鱼都是巨大的–比一个成年人类还要大。
通过对存放在布鲁塞尔比利时皇家自然科学研究所的脊椎骨化石使用CT扫描技术(一种使用多种X射线重建3D结构的过程),该团队能够反算出巨齿鲨出生时身体的大致长度–结果显示其长度约为6.6英尺(2米)。
“作为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大的食肉动物之一,解读O.megalodon的这种生长参数对于理解大型食肉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演化中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芝加哥德保罗大学的古生物学家、该研究的主要作者Kenshu Shimada说。
此外,该研究还能够确定鲨鱼在其生命的前半个世纪中,平均每年以6.3英寸(16厘米)的速度增长,生长曲线模型显示,这种鲨鱼的寿命为88-100岁。
相关报道:这种“海中巨兽”太强悍!在母亲肚子中靠吃“兄弟姐妹”长大
据现代快报(记者 阿里亚):曾经称霸整个海洋的巨齿鲨,是鲨鱼里的龙头老大,体长可达16米以上。最新的一项研究指出,现在已经灭绝的巨齿鲨,在娘胎中就开始靠吃掉其他发育较慢的“兄弟姐妹”长得更大。这让它们在出生时就拥有了两米长的巨大体型,超过大多数成年人类。
海中“鲨皇”,能一口咬死鲸鱼
如今,大白鲨是海洋中的最强霸主之一。不过,在整个地球历史上,大白鲨并不是最厉害的鲨鱼。在大约28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一种极其恐怖的鲨鱼——巨齿鲨。它们体长可达 16 米以上,体重可达40多吨,大约是五头成年大象的重量。
巨齿鲨,希腊文的意思是“大牙齿”,它有五六排巨大的牙齿,数量可达近千颗,牙齿咬合力更是空前绝后。在电影《巨齿鲨》中,巨齿鲨一口就能咬死鲸鱼,就连有着钢铁之躯的潜水艇,在它的撞击下也顷刻间报废。
在其一生中,巨齿鲨会不断地更新牙齿,这也给科学家们提供了大量的巨齿鲨牙齿化石。不过在漫长的岁月里,它们的躯干骨骼化石大都早已经化为灰烬。所以一直以来,人们关于它们的繁殖方式及个体生长模式,知之甚少。
“巨齿鲨是在地球上存活过的最大食肉动物之一,破解它们的生长参数对于理解大型食肉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演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近日,芝加哥德保罗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岛田研舒及其同事对巨齿鲨展开了深入研究,用于研究的是一只体长约九米的巨齿鲨化石。
巨齿鲨宝宝在娘胎内会吃掉亲手足
CT成像显示,这条大鲨鱼出生时体长已达两米,46岁时就死了。“该结果表明,巨齿鲨诞下的幼崽很可能是鲨鱼世界中最大的。”
为什么巨齿鲨宝宝能够拥有这么巨大的体型?这都要归功于,在娘胎中时它们就开始靠吃掉其他发育较慢的“兄弟姐妹”长得更大,这一现象也被称为“子宫内同类相食”。同时,未孵化的胚胎也会被吃掉。
“我们的研究为了解巨齿鲨的生活史增添了新的一笔,如今我们不仅知道它们是如何生长的,还知道它们的胚胎如何发育、如何诞下后代以及能够活多长。”研究人员说。
此外,通过研究这一巨齿鲨化石,研究人员还推测出巨齿鲨的预期寿命至少为88至100年。
延伸阅读
巨齿鲨也有“托儿所”,证据已被找到
对于巨齿鲨宝宝来说,这个世界绝对是险象环生。在海洋中,经常有一些大胆的动物前来攻击、捕食它们,尤其是其他凶狠的鲨鱼。因此,这些巨齿鲨宝宝不像成年个体一样在深海中游荡捕食,而是生活在一些特定的浅海地区,即它们的育儿区。
这些育儿区内很少有其他海洋掠食者出现,并且还有着极其优良的生存环境,对于巨齿鲨“新生儿”来说简直就是天堂。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在许多地区的地层中,都发现了巨齿鲨有育儿区的化石证据,如西班牙、巴拿马等。育儿区经常发现的牙齿都相对较小,表明属于巨齿鲨宝宝。
巨齿鲨没有天敌,为什么还是灭绝了?
巨齿鲨作为史前海洋绝对的霸主,整个海洋中的生物都任由它们吞食。但是在约300万年前,巨齿鲨却全部消失了。是什么样的力量导致它们的灭绝?对此,科学家们众说纷纭。
在约300万年前,大地构造运动使得巴拿马地区抬升,南美洲和北美洲相连,但它切断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联系,使得深海洋流发生了巨大变化。相应地,地球气候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地球变冷,冰川作用使得海平面下降,前海栖息地变少,巨齿鲨育儿区被破坏。
同时,海水洋流的变化,使得食物贫乏,鲸鱼数量显著下降,作为顶级捕食者的巨齿鲨难以获得足够的食物。此外,鲸类在演化当中,也产生了各种迅猛的大型肉食种类,与巨齿鲨形成了正面竞争。尤其是200多万年前出现的智力出色、擅长团队合作的虎鲸类,可能给巨齿鲨带来了极大的生存压力。
中国也有巨齿鲨化石
巨齿鲨并不罕见,它分布在全球。那中国有没有发现巨齿鲨化石呢?目前为止,巨齿鲨的牙齿化石只在我国的台湾地区有所发现:在高雄距今约600万年的地层中,科学家多次发现巨齿鲨的牙齿化石,大小可达10厘米以上。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在大陆其他地区,目前罕见巨齿鲨化石的发现报道。科学家们分析,这可能与我国大陆地区在这一时期海洋沉积地层相对较少有关。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8/3199922.html
《南方人物周刊》:“猎”龙人
《南方人物周刊》:“猎”龙人
倪喜军(左)、Chris Stringer(中)和季强在一起 图/受访者提供
龙人头骨化石 图/The Innovation提供
龙人复原图 图/赵闯绘,The Innovation提供
据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徐琳玲):这个有国际重量级学者加入的中国顶尖研究团队发现、命名了一个在东亚地区独立演化的古人类新支系,为我们找寻到一位亲缘最近的“消失的姐妹”。 他们还有一个更大的雄心——重写300万年人类演化的历史。“因为我们要解决的是300万年以来人属的各个种之间的演化关系。”古生物学家倪喜军说。
爆炸的dragon man
2022年6月25日,北京时间周五晚11时,英文学术期刊The Innovation以封面重磅《消失的姐妹支系》,在线连续发表季强、倪喜军研究团队的三篇研究论文称:在哈尔滨附近发现的古人类头骨代表了一支在东亚独立演化的古人类支系,是和我们现代人亲缘关系最近的“姐妹群”;通过地球化学分析的方法确定哈尔滨古人类头骨的产地,并确定其生存于14.6万年前;把这枚古人类头骨化石命名为人属新种——“龙人”(Homo longi)。
如洪水般汹涌而至的国内外媒体,让“龙人”研究团队的季强、倪喜军和Chris Stringer始料不及。“这几天,每天几乎只睡三个小时。很多采访事先说好半个小时,结果记者抓着一聊就聊了到一个半小时。”倪喜军强忍着疲惫说。
论文的合作者之一、七十多岁的英国皇家学会院士Chris Stringer早已见惯了大风大浪,但也为媒体的热情而震惊——“The most fantastic media interest, I’ve ever known(这是我所知道的媒体追踪报道热度最高的事)。”他感慨道。
论文发布的数日内,有关“中国dragon man”的报道席卷BBC、CNN、《纽约时报》等全球主流媒体。一时间,国际古生物学、古人类学、考古学领域的重要学者大多卷入有关“龙人”的讨论、争论之中。
“Dragon man”的始作俑者,是BBC记者。在采访完“龙人”团队后,他给了哈尔滨头骨一个英文名号。
这个在英语世界迅速流行开来的俗称,让身为化石第一命名人的季强很是满意,“叫起来响亮,而且一看就知道和中国有关系。”而个性内敛的倪喜军一度担忧——在西方文化传统里,dragon是一种邪恶的动物,在后疫情时代敏感而复杂的国际气氛里,“到国际上去宣扬dragon man,会不会有点太aggressive(有攻击性)了?”
刊发“龙人”三篇研究论文的The Innovation,是国际学术期刊出版机构Cell Press和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合办的英文学术期刊,创刊于2022年。在其网站上,它阐明其办刊原则之一是恪守“同行评审和Cell Press的出版标准”。
一项在全球引起如此大关注的研究,选择在一份如此年轻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不免让人有些浮想联翩。毕竟,“龙人”的研究者季强、倪喜军都是在各自领域享有国际知名度的古生物学家,都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多次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Science、Nature上发过有分量的研究论文。而项目的国际参与者Chris Stringer更是国际古人类演化研究领域的重量级“大咖”。
一位接近该研究团队的人私下透露:“龙人”论文本来是在行业Top 2刊物上发表,但学术期刊编委对中国团队提出了诸多苛刻要求,“龙人”团队因此愤而撤稿。他在微信朋友圈引了一条网上评论,又迅速地删去——“龙人”命名权的争夺,“是中国科学界对西方中心主义的学术话语霸权的一次挑战。”
当我第二次向倪喜军提起此事时,他澄清:最初,有关“龙人”研究的论文的确是投给了某家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但在审稿过程中,在涉及独家原始数据的对外公开、核心研究方法和学术观点的完整性方面,研究团队与审稿人之间出现了重大分歧。最终,研究团队决定撤回稿件,转投The Innovation,与“龙人”命名权无关。
“我们没有遗憾。The Innovation从评审到编辑处理都很专业,效率也很高。而且,三篇很solid(扎实)的论文被安排在同一期发表,让我们的成果和学术观点得到了完整的呈现。”他随即补充道,“从目前国际学术界的反响来看,也证明:只要你的研究是一流的、国际化的,事实上发在哪个平台上都一样。”
在密集地接受全球媒体采访中,倪喜军感受到某些西方主流媒体带预设性立场的恶意,但也担心被国内社交媒体上某些过于极端的民族主义所挟裹,“那其实也是一种‘棒杀’。”
他仍想把问题回归到一个纯粹的学术探讨范围。“等将来我们写书时,可以把故事完完全全地都写进去。”他流露出几分感慨。
“目前,来自学界的议论、批评都很热闹,但都是在媒体上,我们还没看到有学者写研究文章来质疑我们。我对我们的研究非常自信,我们所有的证据、实验结果都在现今世界研究水平上做到了最好。谁觉得能超过我们,可以拿出来比一下。”
遭遇“龙人”
当我拨通采访的电话时,季强刚刚赶到中越边境的东兴市——那里发现了侏罗纪时期的恐龙化石。
“挖出来好多东西。”他操着一口南通口音的普通话,洋溢着兴奋。“说实话,我们科学家自己很少有机会能成为化石的第一发现人,大部分时候要依靠当地农民和地方政府。”
在遥远的中越边境,他的思绪被拉回到五年前和“龙人”头骨的那场奇遇。
2022年8月,季强受朋友之邀到广西桂林旅行、考察。因着职业习惯,他顺道去逛了当地最大的奇石市场之一。在瓦窑,在和一个宝玉石标本摊主的攀谈中,对方认出了他,说在电视上见过他。
问明季强的身份后,他告诉季强自己家里有一件祖传的、保存了几十年的古人头化石。他说自己清楚国家法律禁止买卖脊椎动物化石,想把这件宝贝捐赠给某个国有博物馆,希望季强帮他牵个线。对方提出的捐赠条件是:要收下他手中的一批岩矿化石。
围绕着这个头骨化石的来路,这位带着东北口音的农民给出了一个祖孙三代保护宝贝的故事:
1930年代日本占领东北时期,他的爷爷和一大批青壮年被日军强征为劳工,在哈尔滨为日本关东军修筑路桥和军事工程。因为他爷爷是其中为数不多识字的,就被日军“提拔”做了小工头,负责监管中国劳工。1933年4月的一天,在为日军修筑哈尔滨的一座桥时,一名劳工在修筑桥墩时挖出来一个形状有些奇特的死人头骨,就把它上交给了他的爷爷。
这位有点见识的青年农民立刻感觉这个物件不简单——早在几年前,他就听说过北京出土了一个古人头的大新闻。他没有把化石交给日本兵,而是悄悄带回家中,包裹好后丢进自家院子的水井里,并连夜用土把井给填埋了。
1949年后,因为有过在日本部队当差的“污点”,他回到老家继续当农民。此后几十年,他对此事守口如瓶,对自己家人也没有透露半句。直到几年前临终,老人才把家中后院井里埋着古人头一事告诉了儿孙。
儿孙们随后从井里挖出埋藏着的宝贝,收藏起来。直到2022年,老人的孙子在桂林遇到了季强。
在看了摊主出示的化石照片后,季强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一个重大发现——他提议对方把化石捐赠给特聘他的河北地质大学。在季强的往来协商和奔走后,2022年5月,这位农民最终把这件头骨化石捐赠给了河北地质大学,由该校的地球博物馆永久收藏。
捐赠头骨的消息公布后,流言四起。很多人跟季强和倪喜军他们说:那肯定是农民造假的,你们小心别被骗了。
“我第一次看到它,手捧这件化石的时候,真是难以相信,我觉得怎么会有,怎么可能?”当倪喜军回忆起四年前和哈尔滨人的第一次“会面”,声音里依然有点抑制不住的激动。
“你们看看它的鼻甲骨还在里边,眼眶内壁非常精细单薄,腮骨这个部分还存在。我们如果到医学院去看现代人的头骨,多数这一两个地方都没有了,都被医学生们捏坏了。但是,它居然还保留得这么完整,甚至还有一颗牙齿没有脱落,还在里面。化石本身非常完整,很精美,保留着很多解剖学的细致特征。
“我做了二十多年的古生物研究,人和动物的骨头不知道摸了多少,这样一个人的头骨,拿什么来造假?这是不可能的。”
“龙人”的研究成果在全球发布后,在古人类学界激起了巨大的水花。读过该论文研究数据的专家都认为:这是一块了不起的化石。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古人类学家John Hawks羡慕地说:“太美了,你做梦都想找到这么一块。”
事实证明: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保存最完好、最大的古人类头骨化石。
龙猎手们
在古生物和地质学界的同行眼中,季强是一号“神人”。
他精力充沛,能量惊人,研究领域极广,小到显微镜下才能看得到的牙形刺(记者注:一种已灭绝的牙形动物骨骼,存在于寒武纪到三叠纪,在生物演化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大到恐龙,以及天上飞的鸟类。最能说明他“神乎”的一个证据是:他一个人在国际科学界两大顶刊Science和Nature上“包揽”下26篇署名为作者的论文。
“其实,不管是研究恐龙、鸟类还是古人类,我一直都是在演化生物学这个范畴里。”他很接地气把自己的研究路径总结为:紧跟国际前沿,“看看国际上还有哪些演化问题没有解决,然后用在中国发现的新材料,去解决这些国际前沿的难题。”
现年71岁的季强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古生物专业,1978年考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是“文革”后第一批研究生,1980年代留学于德国。留学期间,他在观念上受到的最大影响来自演化生物学。
除了个人学术上一大串亮闪闪的成果和头衔之外,季强曾担任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算是有过当官的经历。”相比晚一辈的搭档“小倪”(倪喜军),他要考虑的方方面面的因素/news/detail/8/3199979.html
《南瑞典日报》:营养学家指出8种既不贵又对身体有益的食品
《南瑞典日报》:营养学家指出8种既不贵又对身体有益的食品( Depositphotos / nad.loboda.gmail.com)
据俄罗斯卫星网:《南瑞典日报》(Svenska Dagbladet)报道,营养学家指出了8种既不贵又对身体有益的食品。
医生建议在食谱中加入洋葱。它含有维生素和营养成分,还有杀菌作用。红洋葱尤其富含抗氧化剂。医生介绍,卷心菜富含能使人体免受癌症侵害的硫化物。有胃病的人一定要吃做好的卷心菜,切勿生吃。
胡萝卜、土豆和红菜则含有许多矿物质,是碳水化合物和植物纤维的良好来源。燕麦和诸如芸豆(四季豆)、鹰嘴豆、小扁豆的豆类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鸡蛋中则含有有益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氧化剂。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4/3200002.html
《台湾UFO.外星人与超常现象档案》:美国加州5号公路天空惊现“异次元入口”
《台湾UFO.外星人与超常现象档案》:美国加州5号公路天空惊现“异次元入口”
环上有对称亮点,似乎为UFO
据ETtoday(戴榕萱):外星人都会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呢?他们又是从哪里来到地球的?即使各国太空总署都没公开承认有外星人的存在,但是各地民众都不断看见天空中的异状,而《台湾UFO.外星人与超常现象档案》的粉丝团上透露一个消息,有加州民众在今年4月在拍高速公路旁边雪景时同时拍下「异次元」空间的开启。
据《台湾UFO.外星人与超常现象档案》的描述,这是在加州发生的案例,目前也建档于UFO互动网络(MUFON)里的目击档案中,编号:80636。加州民众在今年4月25日,开车由5号公路至华盛顿,因行经的沙斯塔山白雪霭霭,顺手拍下了几张美景,直到最近想要整理手机空间,才发现这几张照片里的天空有异状,仿佛开启了「异次元入口」,在环上还有两个对称光点,这到底是什么?照片主人表示:「他不能说这是外星人,但这并非一班日常所见到的景象」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1/3200020.html
《天体物理学报》:大多数的矮星系是刚刚进入银河系晕中
盖亚EDR3银河系全景图,方块标记出麦哲伦云星系以及部分矮星系
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银河系周围的矮星系通常被认为是银河系的卫星星系,就像太阳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转一样。基于盖亚卫星(GAIA) 2022年最新释放数据研究表明,大多数的矮星系具有非常高的能力和角动量。一项由法国巴黎-默东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和德国莱布尼茨天体物理研究所合作的研究成果表明,大多数的矮星系是刚刚进入银河系晕中。
这项研究成果对银河系及其周边环境的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天文期刊《天体物理学报》(doi: 10.3847/1538-4357/ac27a8)。 11月24日,巴黎天文台和欧空局对这一研究成果进行了报道。
在过去几十年里,银河系周围的矮星系通常被认为是已经稳定围绕银河系运转了几十亿到上百亿年的卫星星系。在很多的研究文献以及在线的天体物理课程中都存着这样的认知。利用盖亚卫星的精确数据可以对这一假设进行检验,结果是惊人的。
由法国巴黎默东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和德国莱布尼茨天体物理研究所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利用GAIA最新释放的迄今为止最为精确的天体物理测量数据,得到40个矮星系的三维速度信息和轨道信息。利用速度与位置信息推导了矮星系在银河系晕中运动的能量与角动量。他们发现这些矮星系的能量与角动量比银河系中的巨星和球状星团高很多。由于存在着不同的能量损失机制,分布在银河系晕中的天体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减少能量和角动量。他们在银河系中运转时间越长,将损失越多的能量与角动量。大部分银河系的巨星来源于80到100亿年前的一次并合过程,还有一部分恒星来源于40到60 亿年前进入银河系,并被不断撕裂和拉扯的射手座矮星系(Sagittarius)。这项研究表明:大部分银河系矮星系可能是最近几十亿年内刚刚进入银河系晕中,他们具有比射手座矮星系(Sagittarius)更高的能量与角动量。由于几十亿年只相当于一个轨道周期,从宇宙学方面说这些矮星系是首次进入银河系晕中。
这一发现具有两方面意义。首先,这些“共同”进入银河系的矮星系是伴随着麦格伦星系进入银河系的,而麦哲伦云星系是首次进入银河系的。只有少部分的矮星系是银河系的长期伴随矮星系。第二个意义涉及到矮星系的暗物质问题:如果这些矮星系已经在银河系中运转了很长时间,这就需要大量的暗物质来屏蔽掉银河系潮汐影响。但是如果这些矮星系是刚刚进入银河系晕中,暗物质就不是必须的,而是需要从新评估矮星系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或者是处于解体状态。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1/3199523.html
《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云南天文台发现色球蒸发
《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云南天文台发现色球蒸发-日冕凝聚形成太阳暗条的观测证据
据中国科技网:记者14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研究人员近期发现了色球蒸发及日冕凝聚导致太阳暗条形成完整而清晰的观测证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天文学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上。太阳暗条在太阳大气中很普遍,它们由悬浮于太阳日冕中冷而密的等离子体组成。
云南天文台抚仙湖太阳观测与研究团组杨波副研究员及其合作者利用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及其大气成像仪的多波段成像观测结合光谱观测,分析了发生在2014年2月2日活动区11967内一个活动区暗条形成的完整过程。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的观测显示,在磁场浮现的过程中,剪切运动驱动了一系列的脱缰重联过程。这些重联产生一个束缚耀斑并伴随着一个S形结构的形成。他们发现此结构扎根于束缚耀斑的一对共轭的足点增亮处。在耀斑的脉冲相,光谱观测仪探测到爆发式的蒸发发生在这对共轭足点增亮处。耀斑结束后,日冕凝聚发生于此结构中,最终形成暗条。
研究团队推测,耀斑导致了S形结构足点处的爆发式蒸发,蒸发使得此结构变得稠密,从而使辐射损失增加,热不稳定或热不平衡在其中产生,最终热等离子体凝聚形成冷而密的暗条。
此次重要发现是在热不平衡产生前,首次直接探测到了爆发式的色球蒸发。此项观测可以解释“色球蒸发—日冕凝聚”模型中局部足点加热的假设。在此模型中,足点加热是必不可少的,但其起源一直不清楚。该观测认证耀斑可能是研究模型足点加热的一种起源。
相关报道:云南天文台发现色球蒸发-日冕凝聚形成太阳暗条的观测证据
据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近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太阳观测与研究团组杨波副研究员及其合作者发现了色球蒸发-日冕凝聚导致太阳暗条形成完整而清晰的观测证据。相关研究成果于11月9日发表在国际天文学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上。
太阳暗条在太阳大气中很普遍,它们由悬浮于太阳日冕中冷而密的等离子体组成。对暗条的形成和演化进行研究能够为我们理解太阳大气活动提供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作为解释暗条形成的一种很有希望的模型,色球蒸发-日冕凝聚模型提出:当在暗条磁场结构的色球足点处加入持续稳定的局部加热后,冷密的色球物质会被加热到几百万摄氏度并被蒸发进入到暗条的日冕磁场结构中;随后,热不稳定或热不平衡发生,使得这些等离子体热失控而发生日冕凝聚,最终形成冷而密的暗条物质。然而,观测上还未在暗条形成的过程中探测到色球蒸发。暗条色球足点局部加热的起源也一直是不清楚的。色球蒸发-日冕凝聚模型尚待观测来验证。
利用SDO/AIA的多波段成像观测结合Hinode/EIS的光谱观测,研究人员分析了发生在2014年2月2日活动区11967内一个活动区暗条形成的完整过程。SDO的观测显示:在磁场浮现的过程中,剪切运动驱动了一系列的脱缰(Tether-Cutting)重联过程。这些重联产生了一个M1.3级的束缚耀斑并伴随着一个S形结构(Sigmoid)的形成。他们发现S形结构扎根于束缚耀斑的一对共轭的足点增亮处。在耀斑的脉冲相,Hinode/EIS 的光谱观测探测到爆发式的蒸发发生在这对共轭足点增亮处。耀斑结束后,日冕凝聚发生于S形结构中,最终形成暗条(如图示)。
研究人员推测耀斑导致了S形结构足点处的爆发式蒸发,蒸发使得S形结构变得稠密,从而使辐射损失增加,热不稳定或热不平衡在S形结构中产生,最终热等离子体凝聚形成冷而密的暗条。
该研究的重要发现是在热不平衡产生前首次直接探测到了爆发式的色球蒸发。该观测可以解释色球蒸发-日冕凝聚模型中局部足点加热的假设。在色球蒸发-日冕凝聚模型中,足点加热是必不可少的,但其起源一直不清楚。该观测认证耀斑可能是色球蒸发-日冕凝聚模型足点加热的一种起源。
该工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中国科学院太阳活动重点实验室以及科技部重大项目的支持。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8/3199945.html
《医学病毒学杂志》:美国科学家得出结论 漱口水可以杀死新冠病毒
《医学病毒学杂志》:美国科学家得出结论 漱口水可以杀死新冠病毒( Depositphotos / Tharakorn)
据俄罗斯卫星网: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得出结论,漱口水可以杀死新冠病毒。他们的结论已被发布在《医学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上。
参与实验的物品有婴儿洗发水、在美国被人们经常用来清洗鼻子的盐水、含有过氧化氢的药用漱口水。实验结果表明,浓度为1%的婴儿洗发水能在两分钟内杀死99.9%的新冠病毒。有些漱口水仅需30秒就能做到这一点。
需要指出的是,实验针对的对象并不是危险的新冠病毒(SARS-CoV-2),而是“无害的”人类冠状病毒(如 229E、OC43、NL63 和 HKU1等,其实对人类无害,它们只会使人患“普通感冒”而已)。当然,所有能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都彼此密切相关。因此,研究人员希望,他们的结论对当前病毒大流行的“肇事者”是有效的。不过,这还有待在后续实验中证实。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4/3199936.html
《医学假说》:埃及研究显示橙皮中的橙皮苷可以预防冠状病毒感染
《医学假说》:埃及研究显示橙皮中的橙皮苷可以预防冠状病毒感染
据俄罗斯卫星网: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11月24日电,据埃及学者团队进行的研究显示,橙皮中的橙皮苷可以预防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报告已经公布在《医学假说》。
根据研究显示,橙皮苷可以阻止冠状病毒进入细胞,从而防止感染。该报告的主要作者制药博士哈格加格(Yusuf A. Haggag)表示:“橙皮苷的抗病毒活性可能成为通过提高细胞免疫力来治疗COVID-19的一种方式。”
据他称,使用橙皮苷和其他多种植物物质可预防静脉血栓栓塞,此为感染COVID-19的常见并且危险后遗症。该项目的工作人员计划对橙皮苷抗击新冠病毒的临床效果进行进一步研究。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4/3200014.html
《医学快报》(MedicalXpress)网站:每天食用橄榄油可以降低血压
《医学快报》(MedicalXpress)网站:每天食用橄榄油可以降低血压( Fotolia / Andrei Tsalko)
据俄罗斯卫星网:每天食用橄榄油可以降低血压。澳大利亚墨尔本拉筹伯大学的科学家做出了上述结论,他们的研究被发表在《医学快报》(MedicalXpress)网站上。
专家们选出了50个自愿者,其中一半的人在三周内食用橄榄油,另一半人食用精炼油。报道指出,在试验过程中参加者没有服用药物。第一组食用橄榄油的人的中央动脉血压降低了2.5%,周围收缩压降低了2%。
科学家们对这种效果的解释是橄榄油富含各种活性化合物,它包含有抗炎和抗氧化的多酚。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8/3199941.html
《医学快报》:科学家揭开感染冠状病毒患者出现致命严重炎症的奥秘
《医学快报》:科学家揭开感染冠状病毒患者出现致命严重炎症的奥秘( Sputnik / Vladimir Astapkovich)
据俄罗斯卫星网:《医学快报》报道称,科学家揭开感染冠状病毒患者出现严重炎症并在一些情况下会致命的奥秘。
匹兹堡大学和西达赛奈医疗中心的专家模拟了冠状病毒S-蛋白的部分结构,它可以作为引发免疫系统过度反应的超级抗原。
报道称,冠状病毒S-蛋白同免疫T细胞相互作用,过度激活这些细胞会引起细胞素风暴。原来,与T细胞相互作用的S-蛋白的某些部分在氨基酸序列和导致中毒性综合症的细菌蛋白的结构中有相似性。
科学家说,收到的资料给出了认为像免疫球蛋白和类固醇的静脉给药这样的治疗中毒性休克综合症方案的理由,它可能是治疗冠状病毒炎症综合症的有效方案。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1/3199978.html
《医学快报》:美国糖尿病协会指鸡蛋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完美早餐
《医学快报》:美国糖尿病协会指鸡蛋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完美早餐
据俄罗斯卫星网:《医学快报》援引美国糖尿病协会的信息报道称,鸡蛋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完美早餐。专家指出,一个鸡蛋含有不到一克碳水化合物和大约七克的蛋白质,还是支持神经和肌肉健康并提高心血管系统健康的钾的来源。
通稿中称:“研究证明,定期空腹食用鸡蛋可以改善糖尿病前期或者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医生指出,鸡蛋早餐会引起长时间的饱腹感,从而防止白天暴饮暴食,有利于降低体内脂肪的百分比。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8/3199593.html
《医学快报》网站:英国雷丁大学科学家研究指高脂饮食会诱发心脏病
《医学快报》网站:英国雷丁大学科学家研究指高脂饮食会诱发心脏病
据俄罗斯卫星网:《医学快报》网站(Medical Xpress)援引英国雷丁大学科学家的话报道,高脂饮食会诱发心脏病。
专家们研究了老鼠的饮食对其心脏细胞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在研究中,一些老鼠分别从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中获取了45%、20%和35%所需的卡路里。
事实证明,在高脂肪饮食中,老鼠身上的、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的Nox2蛋白显得过度活跃。但是,当Nox2蛋白的活性过高时,氧化应激水平就会加倍,心脏细胞对肥大的敏感性则高出1.8倍,从而导致心脏病。
科学家们强调,他们的结论证明,高脂饮食是增加心脏病风险的原因之一,并指出,必须/news/detail/7/3199932.html
《医学快报》杂志:焦虑加剧的老年人患阿尔茨海默氏病的风险较大
《医学快报》杂志:焦虑加剧的老年人患阿尔茨海默氏病的风险较大
据俄罗斯卫星网:《医学快报》杂志(Medical Xpress)援引南卡罗莱纳州医科大学科学家的研究结果报道,焦虑加剧的老年人患阿尔茨海默氏病的风险较大。
339名平均年龄为72岁的、被确诊为“中度认知障碍”的患者参加了研究。医生借助核磁共振成像测量负责形成记忆的两个区域——海马体和内嗅皮层的基础体积,监测受试者的大脑。
几年后,有72名志愿者患上阿尔茨海默氏症,267人的状态稳定。研究报告的一名作者詹尼韦伯称,“患有轻度认知障碍和有焦虑症症状的患者病情发展得比没有焦虑症的患者更快,无论他们是否有导致该病的遗传因素或脑容量减少的情况。”
科学家认为,这项研究的结果可以完善对高危患者的筛查和治疗。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4/3200011.html
《医学快报》杂志:每天喝2
《医学快报》杂志:每天喝2-3杯咖啡可以把患肝癌的风险几率降低38%( 照片 : Pixabay/Soner Kse)
据俄罗斯卫星网:《医学快报》杂志(Medical Xpress)报道,澳大利亚科学家认为,喝咖啡和肝癌死亡率降低有关系:如果一个人每天至少喝两杯咖啡,那么世界上的肝癌死亡人数将减少数十万。
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喝2-3杯咖啡,可以把患肝癌的风险几率降低38%,而肝癌死亡率则会降低46%;如果每天喝4杯以上咖啡,相应的数字则会分别下降41%和71%。
科学家研究了2022年肝癌的统计数据。当时,超过120万人死于这种疾病。然后,他们将这些数据与咖啡摄入量的统计进行了比较。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数学模型,据此发现,每天喝2杯咖啡竟然可以挽救452861人的生命;如果每天喝四杯咖啡,肝癌死亡人数的数字则能减少723287。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3/3199984.html
《医学快讯》:肥胖会给大脑健康带来额外的压力 可能加剧阿尔茨海默氏病
《医学快讯》:肥胖会给大脑健康带来额外的压力 可能加剧阿尔茨海默氏病
据俄罗斯卫星网:《医学快讯》撰文报道,超重会给大脑健康带来额外的压力,损害认知健康,并可能加剧阿尔茨海默氏病。
谢菲尔德大学的科学家们进行了多模态神经影像学研究,在此研究中调查分析了47位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病痴呆症临床诊断的患者、68位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和57位认知健康人群的数据。专家们测量了局部脑组织浓度的差异,以评估灰质体积、白质的完整性、脑血流量和肥胖症之间的关系。
研究表明,在轻度痴呆患者中,肥胖与右侧颞顶壁交界处的灰质体量呈正相关。科学家们得出的结论是,超重给大脑健康带来了沉重负担,并促使神经组织变得脆弱。与此同时,在阿尔茨海默氏病引起的轻度痴呆期间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会有助于维护大脑组织结构。
相关报道:研究称肥胖可能会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造成悲剧性影响
据cnBeta:阿尔茨海默病仍然是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这一问题将扩大。目前仍然没有明确的方法来预防或逆转阿尔茨海默病,但一些研究强调了预防措施,可能有助于减缓其发病和减少其严重程度。
过去的研究表明,一些生活方式的转变可能有助于减少发展或减缓阿尔茨海默病进展的几率。体重就是这样一个因素,根据谢菲尔德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它可能会在疾病进展的速度上发挥很大作用。
该研究涉及68名有轻度认知障碍的人、47名被诊断为轻度阿尔茨海默病的人和57名大脑正常、健康的人的核磁共振脑扫描。该研究分析了扫描结果,以获得脑血流、白质完整性和灰质体积等数据。
研究人员发现,大脑右颞顶叶交界处灰质体积与肥胖之间存在联系,表明身体脂肪过多可能会让认知健康和轻度受损的成年人具有更大的“神经脆弱性”。肥胖可能会“加剧 ”阿尔茨海默病,不过研究人员指出,它并不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原因。
最终,研究发现,超重或肥胖会给大脑带来额外的负担,可能会使疾病恶化。一个人年老的时候减肥可能不足以降低这种风险,该研究的主要作者Annalena Venneri教授解释说:
导致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等痴呆症的原因会潜伏很多年,所以等到60多岁再减肥就太晚了。我们需要更早地开始考虑大脑健康和预防这些疾病。教育儿童和青少年了解超重对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在内的多种疾病的负担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3/3199942.html
以上就是大连和北京疫情哪个严重(专家称大连疫情与北京无确切关系)全部内容,希望对您能够有所帮助,数据由网络提供,仅供读阅,所有信息请自行甄别,风险自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自行甄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liaycn@163.com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the site,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